自治区首个储能类国家级重点科技项目在内蒙古能源集团启动
发布时间:2025-1-7[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317
来源:内蒙古国资
1月3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储能与智能电网”专项项目“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电网主动支撑型百兆瓦级混合储能技术”启动会在呼和浩特召开。本次启动会由内蒙古能源集团主办,标志着项目从规划阶段正式进入执行阶段。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储能与智能电网”专项项目“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电网主动支撑型百兆瓦级混合储能技术”是内蒙古自治区首个储能类国家级重点科技项目,由内蒙古能源集团牵头,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等14家单位联合申报,项目总投资3.6亿元,项目执行期3年,获批国拨经费2719万元。项目在申报过程中,得到国家、自治区等多方面的政策、机制和资金支持。
该项目将针对支撑新能源基地电力送出对储能系统灵活性和经济性等需求,围绕多元混合储能系统耦合新能源,实现等同乃至超越煤电灵活性的调节效果,攻克面向不同应用场景的混合储能电站容量优化配置技术、混合储能系统态势感知、动态监测与安全防控技术、混合储能与常规电源、高比例新能源等协同控制技术、紧急工况下混合储能系统主动支撑电网频率/电压技术等技术难题。在内蒙古能源集团所属乌兰布和能源基地建成含100MW/800MWh的电加热熔盐储能、60MW/120MWh锂离子电池储能、10MW飞轮储能的混合储能系统,为支撑新能源基地电力外送提供解决方案,对提升新能源基地电力送出的灵活性和经济性,实现高比例新能源电力送出,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内蒙古能源集团切实把科技创新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摆在突出位置,聚焦科技“突围”工程,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核心,抢抓产业升级新机遇,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突破,成果数量创历史新高。目前承担国家、自治区级科技攻关任务6项,ERP系统获得“鼎革奖”“财务转型典范”等奖项。以智慧电厂、智慧矿山、智慧工地建设为抓手,稳步实施煤电机组“三改联动”,高效超超临界机组占比近50%,在运机组全部具备深调能力。率先在新能源项目建设中,大规模应用10兆瓦加强型风机;自治区首个大型综合型风光储一体化实验实证项目,将成为先进新能源技术落地内蒙古的大型中试平台和自治区新能源创新应用基地。持续以产学研深度融合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牵头成立了7个创新联合体,并积极参与大青山实验室、怀柔实验室内蒙古基地建设。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产学研融合平台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成立科技创新咨询专家组,打造高层次专业人才“蓄水池”。